0510-88787288

0510-88780888

hth官网登录地址 NEWS

色織織軸倒斷頭的幾種補頭方法

       經紗在漿紗過程中產生的斷頭,形成織軸的倒斷頭。如果白織織軸在織造過程中出現倒斷頭,通常都是用借用邊紗的方法而保證正常織造。但是,如果色織織軸在織造過程中出現倒斷頭,用借用邊紗的方法不能滿足正常織造的要求,因為邊紗不可能與倒斷頭的顏色一致。基於上述原因,我們開始尋找色織織軸倒斷頭的補頭方法,先後使用了“用筒腳上稀漿補頭法”、“單紗上漿小樣機上漿補頭法”、“經軸、織軸多頭補頭法”、“漿紗倒軸補頭法”、“穿筘把關法”、“織造反饋法”等,取得了良好的織造效果。下麵分別予以介紹。
       一、用筒腳上稀漿補頭法
       準備好稀漿,將色織筒腳上稀漿後烘幹成為補頭筒紗,用於織造車間按工藝進行補頭操作。其適用範圍為筒染品種的非雙織軸品種織軸倒斷頭的補頭。
       具體操作如下:
       (1)筒腳的準備工作。將色織筒紗在絡筒機處按色織補頭紗的配備規定倒成符合要求的筒腳(要用塑料寶塔管),完成筒腳的準備工作。
       (2)稀漿的準備工作。漿紗了機後漿鍋內的漿液兌入適量的水後,煮開,完成稀漿的準備工作。
       (3)將漿鍋內的稀漿液盛入事先準備好的桶內,以備色織筒腳上漿。
       (4)上稀漿操作。將色織筒腳逐個蘸取桶內稀漿液後,用雙手對色織筒腳反複握持,以使漿液浸透到筒紗內層,保證筒紗內外層上漿均勻。
       (5)烘幹。將上完稀漿的色織筒腳逐個放入漿紗機烘房內進行烘燥,烘幹後的色織筒腳即為補頭筒紗。
       在織造過程中如果發現某種顏色出現倒斷頭,就及時從配備的補頭紗中選取對應顏色的補頭筒紗,通過織機橫梁處的導紗鉤補借到倒斷頭位置,便可保證正常織造。這種色織補頭紗粘並嚴重,斷頭率、疵布率高,補頭使用率低,紗線浪費太大。因此,自公司引進單紗上漿小樣機後,就改用“單紗上漿小樣機上漿補頭法”。
       二、單紗上漿小樣機上漿補頭法
       將色織筒腳通過單紗上漿小樣機上漿製作成為補頭筒紗,需要時織造車間按工藝進行補頭操作。該法適用於筒染品種的非雙織軸品種織軸倒斷頭的補頭。
       具體操作如下:
       (1)筒腳的準備工作。將整經工序開完經軸後剩餘的筒紗,按補頭紗的配備要求送至單紗上漿小樣機處,完成筒腳的準備工作。
       (2)漿液的準備工作。使用單紗上漿小樣機處相同號數的漿液。
       (3)上漿、烘幹操作。在單紗上漿小樣機上設定好開車工藝參數後,按補頭紗的配備要求進行上漿、烘幹,上漿後的色織筒腳即為補頭筒紗。
       在織造過程中如果發現某種顏色出現倒斷頭,及時從配備的補頭紗中選取對應顏色的補頭筒紗,通過織機橫梁處的導紗鉤補借到倒斷頭位置,便可保證正常織造。這種色織補頭紗能夠很好地滿足織軸的織造要求,但是,無法滿足鬆式經軸軸染品種及雙織軸筒染品種織軸倒斷頭的補頭。因此,公司又開發出“經軸、織軸多頭補頭法”。
       三、經軸、織軸多頭補頭法
       鬆式經軸軸染品種,因為是非筒染品種而沒有剩餘的筒紗做補頭,所以,漿紗漿出的織軸如果在織造過程中出現倒斷頭,常常因沒有補頭借接而無法織造;雙織軸品種,大、小兩個織軸因在織機上呈一前一後並列排列的狀態,其中間沒有空間可以放置補頭筒腳,所以,如果下層大織軸在織造過程中出現倒斷頭,也常常因為沒有補頭借接而無法織造。基於上述原因,我們開發了“經軸、織軸多頭補頭法”。
       通過設計師對工藝進行多頭設計,並按工藝進行整經、漿紗、排花、穿筘操作,需要時由織造車間按工藝進行補頭操作。該法適用於鬆式經軸軸染品種及雙織軸品種織軸倒斷頭的補頭。?
       具體操作如下:
       (1)設計工藝時,在經軸的邊部每色多設計出4根~5根,並在整經、漿紗、穿筘工藝的相應位置加以標注,以便車間按工藝正確操作。
       (2)整經工序按工藝要求頭份備筒、開車、卷繞成經軸。
       (3)漿紗工序對於非排花品種,先按工藝將多加頭份在對應邊組織的外側排好,再正常布紗、開車;對於排花品種,先按工藝將多加頭份在對應邊組織的外側排好,再正常排花、開車。
       (4)穿筘工序按工藝正常穿綜,穿完地組織、邊組織後,將多加頭份在邊組織的外側甩出來,以備織軸出現倒斷頭時借用。
       (5)在織造過程中如果發現某種顏色出現倒斷頭,及時從甩出來的紗線中相應選取對應顏色通過織機橫梁處的導紗鉤補借到倒斷頭位置,便可保證正常織造。
       這種色織織軸倒斷頭的補頭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鬆式經軸軸染品種及雙織軸品種織軸倒斷頭因沒有補頭可以借接而無法織造的問題,能夠很好地滿足織軸的織造要求。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倒斷頭超過10根且較集中的織軸,上述三種補頭方法都不能達到很好地織造效果。於是,公司又進一步開發出“漿紗倒軸補頭法”。
       四、漿紗倒軸補頭法
       對超過10根倒斷頭且較集中的織軸,使用上述3種補頭方法的任何一種都不能達到很好地織造效果,因為倒斷頭多且較集中,在織造過程中容易造成鬆緊經疵布。故此,我們開發了“漿紗倒軸補頭法”。
       該法按照相關車工記錄好倒斷頭的位置、根數、色號製作出漿補頭,再在並軸機上按工藝進行倒軸補頭操作。使用於倒斷頭多(倒斷頭超過10根)且較集中的筒染織軸。
       具體操作如下:
       (1)相關車工對倒斷頭的位置、各色號根數、長度分別記錄清楚。
       (2)安排單紗上漿小樣機人員按漿紗車工的記錄情況,在單紗上漿小樣機處漿出補頭筒紗,待用。
       (3)根據織軸經紗排列將補頭筒紗放在倒斷頭的位置,在並軸機上進行倒軸重接頭操作。
       這種色織織軸倒斷頭的補頭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倒斷頭多且較集中的織軸在織造過程中產生鬆緊經疵布的問題。
       五、穿筘把關法和織造反饋法
       (1)如果織軸的倒斷頭情況在漿紗工序沒有正常及時反映出來,而在穿筘工序的穿綜過程中發現,要及時安排單紗上漿小樣機人員配備補頭紗交與穿筘工序,由穿筘工序將配備的補頭紗隨織軸掛機。
       (2)織造車間在織造過程中,補頭紗不夠時,由織造車間提供品種、色號及數量,聯係準備車間,準備車間安排單紗漿紗小樣機人員按織造車間的要求配備補頭紗,再按正常補頭紗的程序與織造車間進行交接。
       (3)補頭紗原筒紗的準備。如果經、緯紗通用,補頭紗由織造車間提供給準備車間單紗上漿小樣機人員;如果隻用作經紗,補頭紗由準備車間單紗上漿小樣機人員提供。用完後,準備車間單紗漿紗小樣機人員負責將剩餘筒紗分品種、色號退還原取處。
       六、補頭紗的相關要求
       (1)補頭紗的長度要求。每個補頭紗的長度300m。
       (2)補頭紗的數量要求。正常補頭紗的配備數量,每品種每織軸每種顏色配備4個補頭筒紗;非正常補頭紗的配備數量,視具體情況而定。
       (3)補頭紗的質量要求。補頭紗的上漿、回潮、毛羽降低率、耐磨次數、上漿不勻率等上漿質量要達到工藝要求。
       (4)穿筘工序的穿綜要求。穿筘工按工藝要求進行穿綜,遇到倒斷頭的部位要留出相應的綜、筘和停經片,以便補頭紗在織造過程中接在工藝規定的位置後,能夠正常的織造和保證正確的布麵組織。
       (5)補頭紗的交接要求。準備車間單紗上漿小樣機人員根據補頭紗的相關要求配備補頭紗,並在表格上填寫品種、色號及補頭紗個數,一式兩份,送織造車間進行交接簽字。
       七、結束語
       “單紗上漿小樣機上漿補頭法”在“用筒腳上稀漿補頭法”的基礎上解決了筒染品種的非雙織軸品種織軸倒斷頭的補頭問題;“經軸、織軸多頭補頭法”解決了鬆式經軸軸染品種及雙織軸品種織軸倒斷頭的補頭問題;“漿紗倒軸補頭法”解決了倒斷頭多且較集中的織軸在織造過程中產生鬆緊經疵布的問題;“穿筘把關法”、“織造反饋法”是“補頭”過程控製中的兩道監控補頭方法,以使整個“補頭”過程進行閉環管理。
       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在生產中不斷摸索實踐,總結開發出上述五種色織織軸倒斷頭的補頭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色織織軸在織造過程中出現倒斷頭因為沒有補頭借接而無法織造的問題,提高了布機效率和坯布質量。
2019/11/11 08:39:05 1180 次

上一篇:織前準備概述
下一篇:卷布輥的介紹
相關文檔 Related Doc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