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織布的織造工藝
機織物的織前準備:機織物是由經緯紗在織機上交織而形成的。在織造過程中,經紗與經紗之間,經緯紗之間、經紗與織機上各種物件之間,反複發生著縱向、橫向的磨擦和彎曲。為了使紗線有足夠的強度、耐磨性和彈性,確保紗線在織造過程中不致因上述各種破壞力的作用而發生斷襲;為了使紗絲減少疵病,進步光潔度,以確保織造出產效率,獲得好的產品;色織布為了增加紗線的卷裝長度,利於連續出產,對經、緯紗進行織前預備,以達到進步經、緯紗的工藝機能。
1、絡筒
絡筒工序是在絡筒機上進行的。其任務是將紡紗工程中獲得的細紗管紗加以接續,在此過程中,使紗線獲得適當的、均勻一致的張力;按規定的要求,檢查和清除紗線上的粗細節等紗疵、雜質和塵屑,清疵過程中形成小而堅牢的結頭;卷繞成密度均勻、容量充分、成形良好、便於退解的筒子。
2、整經
整經是在整經機上進行的。整經工序的任務是按工藝設計所規定的經紗根數,從整經機後筒子架上的筒子上,引出一幅片紗,並按設計規定的長度、幅寬,在確保紗線根與根之間、片與片之間、前後之間張力均勻,適當的情況下,將紗片平行的卷繞成成形良好的經軸。
3、退漿
漿紗是織前預備中的一道樞紐工序,是在漿紗機長進行的。漿紗工序的任務主要是進步紗線的可織造性,同時將經由漿紗的紗片,在張力平均、排列平均和卷繞密度平均一致的情況下,卷繞成成形良好的織軸。進步紗線的可織造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一是增強——通過漿紗,使一部漿液滲透滲出到紗線內部,減小紗線內部纖維間產生滑移的可能性,從而增加紗線強度,進步承受拉伸、衝擊負荷的能力。二是保伸——在上漿、烘燥過程中,保持紗線的彈性和伸長,不致因發生變脆、變僵而增加織造時紗線的斷頭。三是減摩——上漿中,使一部門漿液覆於紗線表麵,形成一層漿膜,把紗線表麵的茸毛貼附於紗線條幹上,以減小紗線之間、紗線同機件之間的摩擦係數,進步紗線耐摩磨擦的能力。
4、穿經或結經
這道工序的任務是根據所設計織物的要求,將織軸上引出的紗線,按一定的規律,逐根穿過停經片、綜絲眼和鋼筘筘齒,以便織造時開成梭口,納入緯紗,織成有一定幅度和經密的織物。傳統的穿經方法是用手工方法並借助於半自動機械完成的。當生產的品種批量較大時,可采用自動結經機,將新、舊織軸上的經紗自動地逐根接續、完成穿經工作。經過織前準備的經紗、緯紗,要在織機上進行交織,形成織物。織機的品種、規格多。按織機的開口機構來分,可分為盤踏(凸輪)式織機、多臂式織機和提花織機三種。踏盤織機一般用於織製平紋、斜紋等簡單組織的織物,多臂織機則可以用於織製花紋稍複雜的小花紋織物,而提花強機則可以織製複雜的大花紋織物。
按織機上的梭箱數目,可分為單梭箱織機和多梭箱織機。前者隻能用於織製單色織物,後者可以用於織製花色織物。根據引緯方法的不同,織機可分為有梭織機和無梭織機兩類。前者靠梭子來穿引緯紗,後者則革除了梭子。其中,靠劍狀杆來引緯的稱劍杆織機,靠噴射氣流來引緯的稱噴氣織機,靠噴身水流來引緯的稱噴水織機,靠片狀梭夾來引緯的稱片梭織機。還有采用其他方法引緯的新型織機。無梭織機正在以比較快的速度在中國和世界各地推廣。不論是何種織機,完成經、緯紗線的交織,一般都需由開口、引緯、打緯、送經、卷取等五大運動的有機配合以及其他輔助運動的配合,才能得以完成。開口運動按設計的織物組織的要求,以一定的規律升降綜框,形成梭口,便於梭子在梭口間引緯。
整理工序通常包括:退漿、燒毛、絲光、定型及驗布、折布、分等、修織洗、成包等工序。這就是色織布的織造流程。